學會自己找機會,培養滿點技能|逢甲資工系 林旻彥
入大學之初,對未來充滿著各種渴望與想法,但在未踏足了解前一切都只是空想,當你願意踏出那一步,眼前的世界也會就此改變。學會自己找機會,而非等待別人給你什麼,大學就會是一個可以自由飛翔與做夢的地方,也是實現夢想的開始。
從無到有的社團
2018年暑假在逢甲大學體育館舉辦的「世界機器人足球競賽FIRA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bot-Sports Association)」,是我認識機器人的起點。大一入學時,我便加入通識中心張忠賢老師所指導的智慧機器人團隊之中,草創之初每個成員都能自行發想團隊的未來,因為有太多的想法而導致團隊面臨第一次的失敗與重組。
直至2019收到韓國FIRA競賽邀請時,一群沒有目標的團隊,再次擁有了方向,重新整隊再戰。從正式組隊到比賽只有3個月的時間,因校本部沒有設備和練習場地,學校透過與中科智慧機器人製造基地的合作共同組成中科逢甲代表隊參賽,這也是我第一次摸到人形機器人時刻。經老師引薦,我受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Yu Hang He教授的遠端指導,成功使用程式來對韓國生產的Robotics OP2 機器人進行控制,對機器人的動作設計、機器人結構、機器人運動學與程式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比起競賽的緊張氣氛,與他國選手交流才是整個比賽的巔峰,各國選手都在佳餚陪伴的歡樂中認識彼此,不論是哪一個國家的成員都很願意分享自己賽場上的技術,共同討論下一代的機器人的改良,我也藉此對他國的機器人研發成果有了更多了解。
比賽現場,再多的練習都比不上當下遇到問題時的臨場反應,場館中的光線、場地平整性與地面摩擦係數都影響著機器人的表現,幸好團隊完美的默契讓我們成功帶回「AndroSot 挑戰賽第二名」的榮耀。
此次FIRA競賽,我不僅是選手也是計畫助理,需要安排團隊機票、住宿,掌控財務和規劃行程,還要與主辦方以英文與韓文書信來往,外語書寫能力進步飛速,也學習了財管基本知識和校內報帳流程,對後續經營黑客社與AI Club 頗有幫助。
為了使社團走的更長遠,我們以企業方式經營社團,陸續建構組織規章與架構,整個社團目標逐漸清晰。帳務管理、社群經營、網站營運,都有明確的管理程序。因社團為機器人項目研究,所需技能涵蓋軟硬體技術,社課內容包含程式撰寫、影像辨識、機器人運動學、電路設計與3D列印等,課程的質量往往代表著下屆社員的程度,因此每堂社課的安排與講師選擇都經過通盤考慮與安排。
高中生營隊,經驗傳承
在疫情爆發前,我們跟隨著郭志恩老師的腳步,前往忠明、二中、清水、華盛頓等學校舉辦「AIoT 創新應用營隊」,帶高中生體驗程式語言與物聯網應用。這是我第一次教導高中生,也因為教學對象是高中生,要盡量把專有名詞以最簡單的文字吸引他們對程式語言和物聯網的興趣。教學現場也會出現許多突發狀況,更要面對學生的各種提問,充分鍛鍊我們的臨場反應和即時應變能力。
跨領域畢業專題,發展多元學習
大一時我就讀「資訊電機不分系榮譽班」,大二進行分流要選擇資電學院其中一個學系作為主修,在諸多考量後進入資訊工程系。然而對生醫學程仍有興趣的我,與大一班導師自控系沈祖望老師組建團隊,成立第一屆以學生為主的「跨領域畢業專題」團隊,當時研究的題目是「以基因檢測實現智慧農業創新與應用 」,農業為我國重點產業之一,因氣候與地形關係,農作物常受病蟲害與天氣影響產量,導致農民損失。此次跨領域專題經材料系簡儀欣老師與財算系陳彥志指導,團隊設計出「PCR基因檢測裝置與土壤即時監控系統」,結合農業保單與資料視覺化,實現智慧農業的創新與應用。團隊成員來自資工系、材料系、財算系學生,跨域溝通便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因各學系使用的慣用語不同,適當的修改報告詞彙是必要的,才能讓團隊成員都了解整個專題的目標,共同完成專題。
經濟部工業局 DIGI+ Talent 跨域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
大二暑假我報名參加經濟部工業局承辦的「DIGI+ Talent跨域數位人才加速躍升計畫」,這是一項推動產學鏈結、培養跨域數位人才、提升就業力的培育計畫。通過面試後,前往「網銀國際」實習,暑假先進行網站設計與撰寫和敏捷開發培訓,後組建團隊設計一款以地球暖化為出發點的3D遊戲「暖化少女」,最後遊戲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進行發表。
棒球與AI
大三加入資訊系許懷中老師所設立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才知道中職比賽轉播畫面裡的「科技部精準運科- K-Zone」是由逢甲大學與台體團隊共同研發而成。第一次看到如此龐大的程式碼令我十分頭疼,到後來了解原理後,開展對棒球AI的興趣,自行修改介面、添加模組。與老師會談後決定以「職業棒球賽事影片自動剪輯與數據記錄系統改良」作為畢業專題題目,透過影像辨識技術觀察職棒賽事中的記分板,並將記分板內的文字進行數據紀錄。一開始很天真地認為記分板都長得差不多,直到資料蒐集時才發現記分板有著不同形狀、字體、顏色,大大的提升辨識與演算難度,最終以多個模型所組成的混和架構完成。
世界經濟論壇USR計畫
2022年我參加創能學院葉守禮老師指導的「東勢新勢計畫」探訪耆老與當地農民,了解山城小鎮過去的文化特色與歷史脈絡如何轉型至現代化農業,在高精緻農作中脫穎而出。我們以社會文化為起點探討產業結構,實地探查後以文字紀錄當地生活,書寫下個世代的東勢故事。抱持學習的心與人交流,才能夠從中獲得新知,這就是我們前往東勢的目的。
不限縮於本身專業,參與多項跨域競賽
除資訊領域競賽,我不限縮於本身專業,嘗試參加創新創業和商業類型的競賽:「2021 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競賽」、「2022 AI 創新獎」和「2022 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在競賽中逐步成長,從校內組隊到跨校組隊,主題涵蓋環境永續、友善動物與復健醫療,不同的題目使我在競賽中學習各個領域的內容,如財務報表、行銷特點、生物醫學到復健科學、環境永續到碳盤查,一步步的讓自己成為全能人才。
文|資訊工程學系 林旻彥
分享: